胎儿寄生在准妈妈体内,如果准妈妈的身体受到药物的影响,那么胎儿肯定也会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卵子受精后1至8天,药物会直接扩散和渗透到胚胎;胎盘在成型的过程中,药物也能够通过准妈妈的血透过胎盘绒毛膜和羊膜到羊水,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哪些药物会导致胎儿出现畸形吧。
抗感染药
1.抗生素
大部分的抗生素药物都能通过胎盘,然后到达胎儿的身体里面,比方说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些药物会影响到胎儿听神经,所以最好是不要使用。磺胺类、四环素会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因此也不能用。
现阶段,广泛用于抗感染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哌酸虽抗菌,作用强,但对胎儿的软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也不要使用氟哌酸。
2.抗病毒药
阿糖腺苷、无环鸟苷等药物都能够治疗疱疹病毒,不过这些药物的机理目前还未掌握,因此,只有在准妈妈患威胁生命的全身弥漫性疱疹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如果程度较轻的话,最好是不要使用。治疗病毒感染的金刚脘胺则禁用。
3.抗霉菌药
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常用药如咪康唑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抗寄生虫病药
滴虫性阴道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特效药灭滴灵在刚刚怀孕的时候最好是不要使用。治疟疾的奎宁会导致胎儿畸形,所以准妈妈也不能使用。
抗高血压药
噻嗪利尿降压药双氢克尿噻及氯噻嗪,在刚刚怀孕的时候也不要使用。
抗癫痼药
抗癫痼药会造成胎儿精神不全,在孕期已经不予使用了。
降糖药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乙磺酰脲类(如D860)及双胍类(降糖灵)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有致畸胎的可能性,所以准妈妈最好是不要服用。
激素类药
如雄激素和雌激素、合成孕激素等均禁用,抗癌药均禁用。
其他禁用药物
比如镇静用的巴比妥安宁、利眠宁、妥宁;治疗精神病的氯丙嗪、丙咪嗪苯丙胺、锂盐;治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制酸剂;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碘化钾、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还有退热止痛药、阿司匹林等等。
药物毕竟有一定的毒性,在怀孕以后,可以不使用药物最好就不要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
另外,很多准妈妈认为服西药会导致胎儿畸形,而中药跟西药相比,副作用比较小,对准妈妈和胎儿影响不大。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中药大部分都是复方药,成分不明,同时机理也会更加复杂,而且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特性,所以对准妈妈和胎儿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通常在孕期不能使用的药物都是药性猛、毒性强的药,如芒硝、巴豆、砒石、大戟、麝香、牛膝、乌头、水蛭、三棱、莪术等;慎用药包括活血化瘀、辛温破气等药物,如沉香、降香、附子、枳实、穿山甲、大黄、乳香、桃仁、红花等。
虽然,怀孕期间用药对准妈妈和胎儿会有影响,但也不是说什么药物都不能使用。如果准妈妈患病非用药不可,只要药性得当,剂量适度,也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要记住的是:准妈妈使用药物一定先咨询医生,同时不能使用和轻信道听途说的所谓“偏方”,防止因为用药不慎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
适当的运动对胎儿和准妈妈都是很好的,不过准妈妈一定要搞清楚孕期的哪个阶段可以运动,哪个阶段不能运动,还要选对适合准妈妈的运动方式。如果准妈妈怀孕前就一直有锻炼的习惯,那么怀孕后可以继续,但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来。
准妈妈不适合潜水、骑马
怀孕初期一定要小心,这时候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在孕期的3个月到28周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小运动。怀孕后期也是不适合做运动,主要是由于怀孕后期胎儿已经长得很大了,运动可能会导致过敏性宫缩以及早产。
对于准妈妈来说,在适合做运动的时期也要多注意运动的类型。可以选择不紧不慢的运动,如游泳、打太极、散步、比较简单的瑜伽等。
剧烈运动千万不能做,也不要做和别人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需要弹跳或快速爆发的运动不要做,如打羽毛球、网球等,骑马或者潜水等运动等;潜水是万万不能进行的。
准妈妈最好是经常做呼吸练习,深呼吸能够让准妈妈放松和保持安静,还能够让准妈妈在生产时配合宫缩。浅呼吸:准妈妈坐在地上,双腿在身前交叉,腰背挺直,用口呼气吸气。深呼吸:双腿在身前交叉,坐在地上,腰背挺直,用鼻孔深吸气,慢慢地吐出来,反复多次。
肌肉锻炼也可以稍稍进行一些,比方说盆底肌肉锻炼:在怀孕的时候,准妈妈的盆底肌肉可能会被削弱,所以加强这些肌肉的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天最好练习300到350次。
准妈妈要像小便憋尿那样用力收紧肌肉,坚持一段时间,然后放松,重复30次。如果觉得累了就要马上休息。大腿肌肉锻炼:用一个青蛙一样的姿势坐着,背挺直,将双脚的脚心相对;双手握着脚踝,尽量将双脚向身体靠拢,用双肘向下压大腿,心里默数到十。
在运动之前,相关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在运动之前可以先询问下医生,让医生帮助制定科学的孕期锻炼计划。要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不要突然做太大的量,同时在运动前做一些热身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自己太累,也不要运动到身体过热,最好是处于一种不出汗的状态。对于准妈妈来说,运动的强度最好是自己感觉到不累、轻松舒适。在运动的时候,准妈妈要记得多喝水或补充一些果汁等,可乐以及运动饮料就不要喝了。
另外,在运动时如果准妈妈如果发现阴道出血、有液体流出,有不寻常的疼痛或者突发疼痛、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或持续的头痛或头晕等问题,就要立刻停止运动,马上去医院检查。如果运动后休息了30分钟还是有持续有宫缩的话,不能再运动了。
健康准妈妈可以跟之前一样生活,只要不要让自己太累就可以了。孕早期和孕晚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不要一直坐着和站着。每天晚上的睡眠一定要保证,可以进行午休。驾驶机动车要小心,少开或不开。
准妈妈的自身卫生工作要做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每天可以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散步是一项很适合准妈妈、特别是怀孕晚期准妈妈的运动,主要是由于散步比较安全,沿途看到的优美的自然景色又可解除怀孕造成的紧张、焦虑、烦躁。
准妈妈最好穿一些宽大的衣服,做好保暖工作。内衣裤应为全棉制品,内裤每日一换。洗澡最好是采用淋浴,时间不要太长,水温不宜过热(40℃-45℃)。
不穿高跟鞋,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接触小动物,尽量不化妆。不吸烟,不喝酒,少食带刺激性食品,平时要注意电脑、电视、手机、电褥子、微波炉的使用。
准妈妈自我监测体重
孕期体重适度增加才是最好的,所以准妈妈要多注意体重的变化。孕13周前体重基本没有变化,孕13周后差不多一个礼拜增加350克,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应<500克,怀孕的整个阶段差不多会增加12.5公斤。
重量主要来源:胎儿、胎盘、羊水、子宫、血液、组织间液、脂肪沉积,准妈妈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和适当运动来调节体重。
孕晚期准妈妈自我监测胎动
监测胎动能够及时发现胎儿的缺氧问题,第一时间治疗,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准妈妈从能够感受到胎动开始,直到临产都要自我监测胎动。那么,准妈妈该如何监测胎动呢?
准妈妈可以这样做:每日早、中、晚各1小时数胎动3次;计数相加,乘以4为12小时胎动计数。比方说12小时内有30次以上胎动,为胎儿情况良好;在20-30次胎动,要多注意胎儿的情况,可以增加数胎动的次数;如果小于等于20次胎动,胎儿可能出现了宫内缺氧,准妈妈要赶紧去医院进行检查。
如果不方便立刻去医院的话,最好是在晚8-10点之间再数一小时,大于3次为正常;小于等于3次需要注意。胎动消失12小时的话说明胎儿有死亡的危险,准妈妈一定要赶紧上医院。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超重的准妈妈变得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在孕期进行定期产检,让医生给予自己建议,能够帮助准妈妈们获得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和指导。
体重超标对母婴危害多
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孩子的关心,从而导致准妈妈营养摄入过多,这样一来会导致体重超标身材走形,二来对胎儿也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研究发现,“肥胖”准妈妈患上妊娠并发症的可能性要高很多,比方说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关节炎、血栓形成、产后抑郁症等。另外,“肥胖”准妈妈在生产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巨大儿,容易导致难产使用的胎吸、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等医疗方案增加。
从婴儿的角度看,难产的增加造成胎儿产伤发病率增高,同时在孩子成年以后II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会高很多。
虽然很多肥胖妈妈的胎儿体重过大,但在临床上还可见小部分过度肥胖的准妈妈孕期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娩出低体重儿,这可能是和脂肪沉积影响胎盘功能有关。
目前肥胖准妈妈占准妈妈比例却越来越高,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有由于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和缺乏对自身体重的正确认识造成的,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孕前就比较胖,所以怀孕后体重的增加就导致了肥胖的出现。
合理饮食——保持迷人体态
合理饮食不仅能够降低肥胖的发生,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热能,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质量和比例一定要合理。
准妈妈在孕期要多补充一些营养,比方说,一位体重为58KG的正常女性,每天应摄入2300千卡,在怀孕以后每天就要多摄入300千卡,哺乳期每天应增加500千卡。这部分的能量中蛋白质占15%,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65%。
准妈妈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克)约为体重的千克数加20,如体重为60KG,每日应摄入蛋白质80克;碳水化合物差不多要0.4~0.5KG/天;如果怀孕之前准妈妈体重就比较大的话,最好是选择对人体胆固醇代谢影响小的低胆固醇,例如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等,严格控制热量摄入。
怀孕的时候还要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合理摄入,特别是铁、叶酸、钙和锌。
叶酸应该是在怀孕前的半年至孕6周补充,0.4毫克/天,可以降低胎儿畸形的概率。孕晚期和哺乳期每日应补充钙1.5克,铁30~60毫克。平时还要适量补充一些碘、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等。
衡量孕期体重有标准
体质质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肥胖的诊断标准之一,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
2000年2月,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人体重分级的建议,提出BMI在18.5~22.9之间为正常 (<18.5为低体重);23.0~24.9之间为超重;25.0~29.9之间为Ⅰ度肥胖(中度);≥30.0为Ⅱ度肥胖(严重)。
2001年“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研讨会”制定了我们国家判断肥胖的标准: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怀孕以后,准妈妈增加的体重主要来自子宫和其内容物(羊水、胎儿、胎盘)、乳房、血容量、细胞内外水分的增长。
怀孕的整个过程中,平均体重增长为12.5千克(11.5~16千克),低体重者可以增加多一些的体重,而对于肥胖者,最好是控制在7千克~11.5千克间。孕10周,20周,30周,40周时分别增加为650克,4000克,8500克,12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