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的体温变化情况

怀孕和定期的体育锻炼,一个是孕育生命的过程,一个是做机械功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会使准妈妈体内产生很多的热量。准妈妈的身体会自己做出反应,通过加强散热能力,把不需要的热量散出去。

同时,怀孕的时候,准妈妈体重的增加和身体组织的增长,又可以让准妈妈储存更多的热量。事实上,准妈妈能够多产生20%的热量,同时又能保持体温恒定,其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准妈妈的身体组织也增加了20%。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体温和体温调节也时刻发生着变化,通常情况下,准妈妈体内黄体酮水平的升高能够引起准妈妈的基础体温升高,所谓基础体温就是在睡了一夜好觉以后,早上醒来立马测的体温。

通常情况下,在月经周期的后半个周期里,体温升高的幅度会达到0.6摄氏度(华氏1.1度)。如果有了宝宝,体温升高会延续到怀孕后的前20周。所以,如果在怀孕后体温反而下降了的话,那是多么让人担忧的啊。

我们在实验中测量体温的方法是这样的:先让准妈妈休息10分钟,接着测量她们的直肠温度,接下来让准妈妈做一些锻炼。刚刚怀孕时,准妈妈在休息时体温会下降很多。这种体温的下降不仅随着怀孕的进程发展,而且,只要准妈妈休息一会体温就会下降。

这就说明,跟我们以前的想法相反,对于准妈妈来说,将因锻炼而引起的热量散发出去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准妈妈之所以不用担心热量的问题是因为她们在休息的时候也是要产生热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温暖的!

怀孕的时候,由于准妈妈通过皮肤和肺部的散热能力获得了提高,所以就减少了准妈妈体温升高对胎儿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准妈妈散热能力的增加有以下两个主要因素:

1.在怀孕的早期,正常体温的“设定点”有所下降。由于胎儿和胎盘不断长大会出现代谢热量,同时在测量基础体温时因纯热条件也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2.怀孕时激素分泌的变化会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因此准妈妈皮肤的温度也会升高,根据部位的不同通常会有2~6摄氏度(也就是华氏3~11度)的差距。正是由于流向皮肤的血流增加,使准妈妈的皮肤呈现粉红色,很多人都叫它“孕育的光彩”。

这种皮肤温度的变化增加了从准妈妈的皮肤向周围空气中散发热量的比例。准妈妈会散发出更多的热量,给周围带来温暖,就像是发着光一般。

以下几个因素同样能够让准妈妈提高散热能力:

1.怀孕降低了身体的“出汗点”温度,这时候就会比怀孕之前更容易出汗了,进一步提高了准妈妈的散热能力,只要准妈妈身体内部的温度开始上升,就会出汗。在怀孕期间,很多的准妈妈只要一热就出汗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皮肤已经很热了,所以就会出汗,从而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

2.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呼吸量增加了40%~50%,这就使准妈妈的“通风条件”变得更好,因为呼出的气体温度等于她的体温,所以也就增加了准妈妈的散热能力,通过呼吸的散热能力也就提高40%~50%。

3.在怀孕期间,体重和血容量的增加也可以提高准妈妈的散热能力。血容量的增加让准妈妈体内流向皮肤的血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就加强了通过皮肤散热的能力。怀孕期间增加的体重缓冲了任何新增的热量,在怀孕早期,差不多会增加5%~10%,到了怀孕后期的时候,差不多会增加20%~25%。

目前我们还不是非常清楚女性在怀孕期间为什么散热能力会提高,但是我们知道这很有可能和激素分泌有关。

比方说,我们已经知道,如果没有怀孕的话,雌激素能够增加皮肤的血流,增加热储存能力,同时能够通过降低休息时的身体内部体温,以及降低血管舒张和出汗的体温值,使散热能力得到加强。怀孕后同样也会有这样的效果。

怀孕期间可以服用中药吗

中医学一直很重视准妈妈的用药,在漫长的临床实践中,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医觉得准妈妈在孕期服用中草药一定要对证,就算是补养的药物,也应当平和适中,符合准妈妈的体质。

在怀孕的时候,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等一切有毒中药,最好都不要使用。禁用药大都是毒性强峻和药性猛烈的药物,会有致畸、致流产、死胎的可能性。例如:麝香、斑蟊、水蛭、虻虫、商陆、巴豆、牵牛、大戟、三棱、莪术等。

慎用药具体有通经祛瘀、破气破血及辛热滑利的药物,比方说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半夏等,不过在某些必须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选用,但是剂量一定要控制好。

为了防止精神刺激,准妈妈最好是不要使用针灸。

怀孕后不要滥用中药补品。中医方面认为,怀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这时候准妈妈处于一种“阴血偏虚,阳气偏亢”的生理状态,因此,民间会有“产前宜凉”的说法。

人参非常补,在怀孕以后经常服用或用量过大,会造成 “阳气愈盛,阴血愈虚”,不但对准妈妈和宝宝没有好处,反而会加重妊娠呕吐,还有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或流产、胎儿窘迫等情况。

有非常多先兆流产的准妈妈都是因为吃了人参、桂圆等温热属性的补品。另外,像鹿茸、鹿胎膏、麟角胶等温热大补之品,孕期也不要服用。要是阴虚内热的症状较重,可以在询问过医生以后服用一些滋养阴血的补品,如银耳汤等。中医对治疗孕期疾病是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相对现代保胎方式的种种弊端,中医无损伤的自然安胎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推崇。

中医安胎,主要是调理准妈妈的脏腑、气血及冲任诸脉,让准妈妈全身机能得到改善。只要运用恰当,对胎儿不会有任何影响,同时也不会强行保存应该被淘汰的胚胎。 经临床追踪观察和科研证实,用中药保胎后出生的儿童,其智力与健康和正常妊娠后出生的孩子是一样的,所以中医保胎对胎儿没有任何不良的影响。

使用安全套!从安全的角度出发

相关专家说: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怀孕期间进行性生活最好是使用避孕套或做体外排精,不要让精液进入阴道。这主要是因为男性精液中的前列腺素被阴道黏膜吸引后,会促使怀孕后的子宫发生强烈的收缩,一来会让准妈妈感觉到腹痛,二来还会造成流产、早产。

精液是可以直接射入准妈妈体内的,但是如果丈夫患有生殖或泌尿道感染的话最好就不要内射。这主要是因为性行为本身就是感染的来源。例如:膀胱炎、阴道炎、性病等传染,都会通过性交传染,所以如果丈夫健康,精液可以内射。

如果,本身就有疾病,比方说:有hiv病毒、寄生虫、原虫、滤过性病毒、细菌性病毒、淋菌等,就不要内射,防止准妈妈和胎儿出现问题

这些因精液而带来的意外,虽然发生率很小,但是还是尽量避免吧。

怀孕早期要禁止性生活

怀孕的前 3个月里,因为胚胎正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胎盘和母体子宫壁的连接还不紧密,这时候进行性生活,会有流产的危险。

这主要是因为准妈妈的内分泌机能发生了改变。另外还会有心理方面的因素,担心性生活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还有身体方面的因素,身体笨重,不灵活,自己觉得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妊娠头3个月里,因为胚胎正处于发育阶段,尤其胎盘和母体子宫壁的连接还不紧密。

如果这时候进行性生活,很有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当或精神过度兴奋时的不慎,对子宫产生影响,导致胎盘脱落,造成流产。就算是在进行性生活时十分小心,但是因为准妈妈盆腔充血,子宫收缩,也会有流产的可能性。

对于性生活造成的细菌感染也要注意

怀孕期分泌物增多,外阴部对细菌的抵抗力会很弱,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感染严重的话就会有流产的危险。因此,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局部清洁。关于这一点,丈夫也要做好。

另外,因为准妈妈内分泌的改变,早孕反应的发生,会丧失很多性生活的兴趣。所以,丈夫应该体谅准妈妈,平时采用另外的方式交流夫妻感情。

夫妇过性生活应该相互体贴和谅解,如果丈夫不体谅准妈妈的话,就容易造成准妈妈不愉快和夫妻感情上的隔阂,在能不能性交的问题上,应该以孩子为重。所以,在此阶段应尽量控制或禁止性生活。

孕妇性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孕期性生活不当是引起流产、早产、早期破膜、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点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妊娠早期,胎盘还在发育的过程中,胚胎与子宫的附着不甚牢固,性生活很容易会造成盆腔充血引起子宫收缩,从而导致流产。妊娠早期很容易发生流产,所以最好不要进行性行为。如果丈夫自控能力差,也应尽量节制,减少次数。如果准妈妈有习惯性流产,更应该严禁房事。

妊娠中期,胎盘己经形成,妊娠比较稳定,虽然不会因小的刺激而流产,但性生活次数和强度也要把握好,因为现在仍有造成流产和胎膜早破的危险。

妊娠晚期特别是妊娠最后l个月,因为临近分娩,准妈妈子宫颈变松变软,性生活易将病原体带入子宫腔内引起产褥感染。另外,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还会有发生胎盘早剥和胎膜早破的危险。妊娠晚期子宫敏感,容易受到刺激。所以,妊娠晚期最好避免性生活。

以往有习惯性流产、早产或此次为带病妊娠或孕期内患病的准妈妈整个妊娠期都不宜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