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就好比是“旅行”,在知道怀孕以后,便踏上了“旅行”的征途,孩子顺利出生的时候,也就到达了旅行的终点。
为了使这趟旅行更加顺利,准妈妈一定要掌握好孕期的保健知识,作好自我监护,这样就可以降低各类孕期合并症出现的概率,减少难产和产后出血,降低婴儿死亡率。
整个怀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怀孕早期(怀孕的头3个月)、怀孕中期(4-7个月)和怀孕晚期(7个月以后)。因为每个时期胎儿的发育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准妈妈自我监护的重点也不一样。
在怀孕的早期,应注意三件事:
第一件事,需要进行一次产科咨询或遗传咨询,如果在3个月前曾患过病毒性疾病或者服用过很多的药物,或曾患过肝炎、肾炎、糖尿病、甲亢等疾病,都应该全部告诉医生,这样可以让医生来判断是否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件事,注意营养,准妈妈不能偏食,要做到膳食均衡,平时还要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蛋白质之类的食物。
第三,不要进行太多的剧烈活动,如骑自行车。暂停性生活,防止出现流产的情况。
尿频是怀孕早期普遍会出现的症状,尿频的原因跟准妈妈的情绪无关,主要是因为子宫增大,对周围的器官包括膀胱造成了压迫,因此有的准妈妈还会出现膀胱充血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骨盆为了给胎儿提供养分,血流量增大,血管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到3~6个月之间,尿频的情况会好转。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向腹前外侧膨起,所以骨盆就不会那么“拥挤”了。
不过到了快要生产之前,准妈妈又会有尿频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准妈妈腹内的空间变得狭小起来,这时宝宝会对你的膀胱又踢又抓,准妈妈还会时常感觉到宝宝在用脑袋顶撞自己。
准妈妈每天都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来防止脱水,但睡觉之前要少喝点水,这样可以减少半夜上厕所的次数,不然晚上起夜以后就很容易睡不好了。
如果你在尿频的同时还有灼热或刺痛的感觉,应该马上去看医生。这主要是因为你患上了尿路感染,准妈妈可以去药店购买晶体盐,添加在饮品里就可以了,越橘汁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怀孕以后,准妈妈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吃过期的食物,这样会造成胃、肠炎症。有的药物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尤其是刚刚怀孕的时候,这段时间是胎儿发育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时候。
虽然每个准妈妈都期望着孕期能够健健康康度过,不生病,不吃药,不打针。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难免有个头痛发热,特别是准妈妈和胎儿免疫力较低下,如果生病了,应该要怎么处理呢?这时候,准妈妈就应该了解一些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和基本的用药原则。
孕期不能随意使用药物
选用的药物一定要咨询过医生,要对治疗疾病有益,不会影响胎儿。使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掌握剂量,合理用药,治愈后就及时停止用药。另外在孕早期的3个月用药更需慎重,如果不是必须的,最好是不要使用药物。
药物致畸的敏感期
通常在受精后7天内,由于受精卵还没有种植在子宫内膜上,因此不会受到药物的作用。
受精后8~15天,因为胚胎组织没来得及分化,如果这时使用药物,就会造成胚胎流产、死亡。
受精后15~60天,也就是末次月经后的30~75天,是胚胎器官分化形成阶段,这个阶段是致畸高敏感期,一些不安全药物会造成畸胎的出现,严重的还会导致胎儿死亡,有的胎儿存活下来了,但在出生后有可能会有功能障碍。
受精8个月后,虽然药物对已初步完成器官分化的胚胎的致畸影响减少了,但还是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