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胎教,很多准父母都愿意尝试,但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最常见的胎教为音乐胎教、运动胎教以及抚摸胎教。而另一种胎教方法也逐步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中,那就是呼吸法胎教。那么,呼吸法胎教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呢?
如何正确呼吸
孕妇在呼吸时,应该用鼻子慢慢的吸气,感受气体流入腹中后,开始慢慢用嘴或者鼻子呼气,整个过程要尽量缓慢与平静。呼气的时间要为吸气时间的两倍,例如吸气所用时间为五秒钟,那么呼气的时间应为十秒钟。
这种呼吸法要在早晨起床时、中午休息时、晚上临睡前进行,每次反复呼吸1—3分钟,要将精力全部用于呼吸上,不要想其他任何事情。如果呼吸法运用自如,孕妇的呼吸也会越来越稳。
适合呼吸法的场所
进行呼吸法并没有特定的场所,在床上、沙发上,或者坐在地上都可以进行。不过专家建议,孕妇需要选择相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呼吸法,可以免去周围噪杂声音的影响,孕妇可集中精力进行呼吸法。
在进行呼吸法时,孕妇要舒展腰背、全身放松、微闭双眼,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或者腹部,同时给自己一个微笑。
专家建议,在进行呼吸法胎教时,孕妇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孕期,掌握呼吸法可以平稳孕妇的情绪,使孕妇头脑越发清醒,从而提高胎教的效果。
在每日为胎儿进行胎教前,孕妇可先多做几组呼吸法。每日只需几分钟,便可以稳定孕妇情绪、恢复平和心态,准妈妈不妨试一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相关研究显示,胎儿在子宫内的时间越长,在出生后便会越聪明。而为胎儿读书,会有效帮助胎儿多方面的发展。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足月胎儿较之早产胎儿会拥有发育更加完美的大脑,并可以很好地体现在学业考试成绩中。
让胎儿熟悉你的声音
在胎儿还在子宫中时,父母可以为他多读些书。这样可以帮助他出生后更快更准确的分辨出你的声音。
让胎儿学习语言
胎儿的第一种语言便是在母亲子宫中学习的。宝宝出生后的哭声中也蕴含着母语的成分。不同母语的胎儿的哭泣声也会有口音方面的区别。并且新生儿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语言与其他语言是不相同的。
利用读书舒缓胎儿情绪
胎儿在子宫中安静的生活时,他们非常喜欢听到外界的读书声或者音乐声。宝宝出生后会清楚的记得他在母体中听到过的音乐或者故事。有研究显示,孕期胎儿听到的音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出生后对音乐的喜好。
带领胎儿放松心情
当母亲的心跳与呼吸减慢时,胎儿也会跟随母亲的节奏放松身体。因此,孕妈妈应该学会利用自身放松的方法,使宝宝更加舒适平和。
让胎儿感受到你的爱
当母亲产生爱宝宝的情绪时,身体就会释放内啡肽,同时也会感应到胎儿那里。胎儿经常感受到这种感觉超棒的激素,会很大程度上拥有安全感与幸福感。
研究表明,在孕期与胎儿说的话越多,宝宝成长后的成功指数也会越高。如果宝宝在成长期的过程中听到更多的话,那么他们今后的语言与读写能力就会更加优秀。
准妈妈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专门的阅读时间,为胎儿讲述一些优美的故事或者诗歌,使胎儿心情愉悦放松,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同时也能促进亲子关系。
胎儿的耳朵从第13周开始发育,然后就慢慢能够听到外界的声音了。宝宝能够感觉到外在环境的变化, 可以听到1000赫兹左右的声音。但是,频率太高的音调对宝宝会产生一定的刺激,此外,过于单调的旋律也会伤害到宝宝。
在孕期,大家都喜欢用莫扎特的音乐来进行胎教。不过现在还不知道莫扎特音乐进行胎教的真正原理,但是,有专家指出,古典音乐(尤其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能够让大脑形成α波,让宝宝更加安定,同时良好的音乐可以在胎儿的大脑中形成记忆,对孩子以后有着很大的帮助。
做法:
1.以轻柔的音乐为主:太吵闹的音乐,像是摇滚乐或重低音的音乐很容易影响到胎儿的神经中枢。同时,要跟准妈妈说的是,在进行音乐胎教时,不要处在密闭的空间,因为声音在室内不停的来回震动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影响。
2.随时随地播放轻音乐:音乐胎教一来能够让准妈妈觉得喜悦,二来可以让心情安静下来,所以,音乐胎教什么时候都能够进行。比方说在吃饭、休息或做家务的时候都可以放些轻柔的音乐。
3.配合胎动执行音乐胎教:如果想培养孩子乐感的话,最好是能够在宝宝有胎动时,因为这时候宝宝是清醒的,可持续进行15~20分钟左右,过了这段时间以后,宝宝又会陷入沉睡。而进行计划性的音乐胎教时,不用把耳机放在肚皮上,因为音乐中较高频的声音可能会对胎儿的耳蜗底部造成伤害,对胎儿听力有一定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