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搞定饮食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是健健康康的,怀孕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饮食是孩子健康的关键。胎儿在每个阶段发育的部位不同,所以每个阶段的饮食也要不同。准妈妈到底该怎么吃,接下来就跟大家好好讲讲。

1~4周,受精卵开始着床形成胚胎,这个时候要B族维生素的支持。

第1周的时候主要是大脑在发育,因此饮食要以米食为主,辅以青菜、海产品;第2周主要发育脊髓,以米食为主,然后再给宝宝吃一些猪肉、鸡蛋;第3周最好是尝试一下面食,尤其是玉米面、白薯面及其他淀粉食物,因为这段时期是孩子的皮肤在发育。

5~6周,胚胎的脑脊髓、中枢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也开始慢慢形成,准妈妈要补充矿物质、锌类。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海带等海产品,帮助胎儿大脑发育。

7周,心脏开始使血液在胚胎体内循环,神经系统也慢慢开始发育完成。接下来就是骨细胞开始发育,这个时候准妈妈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锌类,蛋白质,碘类。

第7周,准妈妈最好是多吃一些米饭和豆制品,帮助胎儿的肉质发育。平时不妨多吃肉鱼、奶酪、蛋类、豆类、米类、海带、碘盐。

8~10周,主要内脏器官、骨骼、牙齿开始发育,负责平衡及听力的内耳也在发育过程中,这个时候准妈妈需要补充钙、碘、维生素B1、蛋白质。第9周经常吃一些鱼,帮助胎儿的乳腺发育、眼球发育;第10周,主要是多吃一些蔬菜,促进胎儿的皮肤膜发育。

11~14周,四肢、手指和脚趾形成,要多补充碘、钙、蛋白质、维生素C和D类。

第11周胎儿发育的速度特别快,准妈妈最好是多吃牛肉、羊肉、鸡肉;第12周要多补充水分;第13周,胎儿的毛发发育,因此要多吃一些黄豆、青豆、角豆;第14周是胎儿内分泌初期发育阶段,准妈妈可以多多补充淀粉食物。

第15周多吃鱼、虾等海产品,帮助胎儿的生殖器官发育;第16周,胎儿已经能够通过胎盘摄取营养,这时候要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各类维生素及矿物质;第17~18周准妈妈最好多吃一些海产品,帮助胎儿心脏发育。

19~20周,牙齿发育,胎脂形成,胎儿学会吞咽,这时候要多多补充钙铁磷钾镁锌及维生素A、B、C类。第19周、20周,准妈妈要为胎儿提供更多的营养,可以以面食为主,多吃青菜、水果,帮助孩子的皮肤生长。

第21周,少吃肉,为胎儿神经初期发育做准备;第22周,羊水物质多,准妈妈不妨多吃一些鱼、肉、蛋;第23周,要多吃豆类、花生、核桃、松子,这样才能让大脑更好地发育。

24~25周,胎儿的发育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准妈妈要多补充营养;第26周,胎儿的心脏发育加快,准妈妈不妨多吃一些猪肝;第28、29周,手足发育,要经常吃一些鱼类;第30周始,准妈妈要多喝牛奶。

32周是胎儿脑神经的突出发育期,最好少吃一些鱼腥食物,因为鱼腥食物的蛋白质经母体转换后,会产生一些酸性毒素伤害到胎儿的脑神经。准妈妈最好是经常吃一些菌类、豆腐、粉丝和少量牛肉;第33周,胎儿的肾、肝、胃的胎功能明显发育,这时候最好是补补身体。

第34周,胎儿的手足、神经、五官发育明显,要多吃鸡、鸭、鱼、蛋。第36周,胎儿长出指甲,这时候需要补充钙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第38周,胎儿泌尿系统发育突出,准妈妈不妨多吃一些酸味水果。

40周左右,胎头大部分胎毛消失,各个器官都在发育,需要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K类。准妈妈最好经常吃一些水果,在搭配吃肉、蛋类食物。第40周是最后一周,准妈妈少吃鱼腥食物及肉食,多吃青菜,准备生产。

胎儿在每个阶段发育的部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准妈妈可以按照上面的饮食标准来调节自己的饮食哦。

怀孕早期要怎么吃

我们经常听到准妈妈问:“大夫,我怀孕了,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大夫,我现在老是想呕吐,吃不下东西,怎么办”“大夫,我现在便秘情况严重”“大夫,有了宝宝以后要多吃些什么呢?”事实上这些都属于准妈妈营养的问题。

准妈妈营养与胎儿的健康、智力发育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研究发现孕期叶酸缺乏与胎儿神经管畸形有关;钙会影响到宝宝的骨骼发育;缺铁或许会造成准妈妈贫血,胎儿早产、流产,准妈妈的身体情况对胎儿也会有影响。因此,怀孕期间一定要吃得好。

怀孕12周以前的这段时间叫做早孕,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有一些准妈妈在刚刚起床和吃完东西以后呕吐频繁、剧烈,长此以往会造成体内水、钠、钾等营养素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严重的还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因此在怀孕早期一定要避免水、电解质紊乱,保持体内环境平衡。

准妈妈最好是能够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想吐时就吐,在能吃下东西的时候就尽量多吃一些。原因在于这段时间正是胎儿脑及神经系统迅速分化时期,所以要保证维生素(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12)、蛋白质的摄入。

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或者吃一些喜欢的坚果来补充微量元素,如果早孕反应比较严重的话,有时候会产生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平时最好多吃一些蛋、奶、及其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保证宝宝正常发育。

如果孕吐严重,也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在胚胎形成时期,就算没有充足的营养也基本上不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大概在4个月以后,早孕反应就会自动消失。要是孕吐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吃不下东西的话,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因为早孕反应与心理因素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准妈妈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太紧张也不要有负担,要拥有一个愉悦的心情。

准妈妈补充营养时要注意的几点

准妈妈补充营养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盲目吃喝,随意进补,一来对准妈妈的身体没有任何帮助,二来对胎儿发育还会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还会导致畸胎。为了优孕优育,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一 不多吃肉

准妈妈因为肠道吸收脂肪的功能增强,血脂相应升高;身体里面的脂肪也逐渐开始变多。不过,怀孕期间能量消耗较多,而糖的贮备减少,会影响到脂肪的分解。所以会因为氧化不足产生酮体,使酮血症倾向增加,准妈妈很容易出现尿中酮体、严重脱水、唇红、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 不多吃糖

准妈妈因为生理性变化,总是会觉得疲倦、懒动、爱躺卧。通过吃糖来提起精神的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因为血糖偏高的准妈妈生出体重过重胎儿的可能性、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出现妊娠毒血症的机会或需剖腹产的次数,分别是血糖偏低准妈妈的3倍、7倍和2倍。

三 不多补钙

营养学家觉得,准妈妈补充过多的钙质,胎儿可能会出现高钙血症,出世后;患儿会因囱门太早关闭,颚骨变宽而突出、鼻梁前倾、主动脉窄缩等,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钙质基本上从日常鱼肉蛋食品中摄取就足够了。

四 不吃霉变食品

研究发现,在刚怀孕的2-3个月,胚脸着床发育,胚体细胞正处于高度增殖、分化阶段,如果受霉菌毒素的侵害,会对染色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停止发育,发生死胎、流产,有的发生变异,造成胎儿畸形,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弱智等。另外,由于胎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尤其是肝、肾的功能十分低弱,所以胎儿可能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五 不多吃蛋类食品

蛋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等营养素,准妈妈如果食用太多的蛋类,摄入蛋白质过多,在体内可产生大量硫化氢、组织胶等有害物质,整个人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头晕、疲倦等情况。另外,高蛋白饮食还会造成胆固醇增高,加重肾脏的负担,对于准妈妈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六 不宜多吃酸性食品

准妈妈在怀孕早期可能会有择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早孕症状,所以,这段期间很多的准妈妈都喜欢酸性饮食,以减轻和预防孕吐反应。德国学者研究发现,怀孕早期胎儿酸度低,如果准妈妈摄入太多的酸性物质,容易大量聚积于胎儿组织中,影响胚胎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与发育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胎儿发育畸形。

七 不多服食补品

准妈妈由于身体的血流量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子宫颈、阴道壁和输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处于扩张、充血状态,加上准妈妈内分泌也会变得旺盛,所以就容易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病症。另外,准妈妈因为胃肠道功能减弱,有时候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胀和便秘等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准妈妈盲目服食鹿茸、桂圆、胡桃肉等温热性补品,就很容易导致阴虚阳亢、水肿、高血压、便秘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流产。

八 不多吃太咸的食品

过度咸食,摄入钠盐多,因为钠盐具有促使血压升高与吸附水分的作用,所以会加重患有妊娠高血压准妈妈的症状,使浮肿、高血压和蛋白尿更明显,还会出现头痛、眼花、胸闷、晕眩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