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胎宝宝更健康的“心理操”

相信准妈妈对体操都很熟悉吧,它可以帮助大家锻炼身体,但有没有听说过“心理操”呢?顾名思义,“心理操”可以帮助我们舒缓心绪,营造良好的心境,这无疑对准妈妈非常有益,更有利于胎宝宝的健康成长。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第一节:聆听美妙的音乐

每天拿出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边静静地聆听美妙的音乐,一边想象你正沐浴在阳光下,音乐好似春风一样拂过你的面颊。当然,你还可以播放你最喜爱的歌曲,或者大声地唱出来,这样一定会使你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

第二节:深呼吸

深呼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放松方式,它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调整心理与血压,可以通过摒除压力感使你的心绪平静。

具体来说,准妈妈可以坐在一把硬椅子上,两脚平放于地上,慢慢闭上眼睛,双手放在腹部以下或者腹中宝宝的两侧,然后用鼻子深深吸气,想象着气流经过胸、肩而后进入腹部,此时手指会不自觉的向外扩张,腰背部以及胸腔也会跟着扩张。

接着张开嘴呼气,想象着气流从腹部一点一点提升到胸、肩而后被呼出体外,如此,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就完成了。通常来说,此练习持续3分钟为佳。

第三节:放飞想象

在晚上临睡前,听音乐的时候,或者在乘车的时候,准妈妈都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胎宝宝正安然、活泼地生活在舒适的“宫中”,他可以随时得到非常充足的营养,一副很满足的模样。

你还可以跟准爸爸一起描绘一下宝宝的未来,他那粉嘟嘟的小脸儿是多么漂亮可爱,体型是多么完美健壮,你好像感觉到了宝宝那柔软的身体,瞬间满满的母爱全都洋溢出来。 

第四节:反复诵读快乐的词句

相关医学研究显示,准妈妈反复诵读一些乐观、快乐的词句,呼吸会变慢,而且更有节奏,思维也会逐渐集中到声音上,能够使你变得安静与快乐。

你每天只要花短短的几分钟跟胎宝宝说上几句悄悄话,比如“亲爱的宝贝,妈妈爱你”、“天气特别好,妈妈带你出去吹吹风”等,这对于情绪不太稳定的准妈妈而言,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第五节:与幽默交朋友

笑有着非常神奇的功能,它可以将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从而化为我们生命的能量。所以准妈妈应多跟幽默接触,多观看一些喜剧,多看一些风趣的散文与随笔,也可以收集一些滑稽的照片,时不时的拿出来欣赏一下,笑一笑,所有的烦恼就都淡了,散了。

以上五节“心理操”是不是都很简单呢,而且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准妈妈在茶余饭后,或休息之前,甚至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心理操”不仅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精神放松,还可以让胎宝宝更加健康,所以,准妈妈尽量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做做,相信,定会让你收获很多。

听胎教音乐 这七个误区要避免

近些年胎教开始流行,其中胎教音乐最为盛行,很多人认为宝宝从胎儿时期听音乐,可以增加他的乐感,陶冶情操,以及稳定心性,同时,孕妇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也可以舒缓情绪。但是,你知道胎教音乐也有误区吗,今天专家为您讲解胎教音乐存在的七大误区:

一、孕期只听同一类曲子

很多孕妇在孕期都在听同一类型的曲子,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孕妇听的音乐应该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改变,例如在孕早期,孕妇因为早孕反应感到烦躁,则应该多听一些欢快的歌曲,调节心情。

在孕中期,胎儿的听力发育了,孕妇可以听一些富有内涵的音乐,让胎儿感受不同音乐的感觉。到了孕晚期,由于面临即将分娩,孕妇难免会有紧张的情绪,这个时候就应该听一些舒缓、可以调节心情的音乐了。

二、听的越多越好

很多孕妇认为,胎教音乐应该听的越多越好,于是在一有空的时候便开始听,但是其实胎儿也是有他特定的作息时间的,要在胎儿清醒的时候听音乐,休息的时候就让他安静的睡觉,不要打扰胎儿的睡眠。

三、胎教音乐听的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人有这个误区,认为胎教音乐每次的时间越长越好。但其实,胎教音乐的时间要相对固定一些,并且可以在短期内循环只听几首音乐,强化胎儿的记忆。并且音量不要太大,以75—80分贝最佳,时间控制在每次20—30分钟,每日两次即可。

四、胎教音乐必须听世界名曲

很多人都认为胎教音乐只能听世界名曲,这样才能让宝宝有音乐情操,以及博大的胸怀。但是,很多世界名曲,无论是音感上还是节奏上都是不适合胎儿及孕妇听的,有些压抑、不明快的感觉在里面,会让孕妇听后郁闷不安,对胎儿也有相同的效果。

其实胎教音乐是一种与宝宝沟通的方式,明快、舒缓的音乐都是合适的,例如大自然中的声音,河流声、鸟叫声,或者一些名曲《小夜曲》、《蓝色多瑙河》,或者流行歌曲也可以,不用只限于世界名曲。

五、胎教时准父母的情绪不重要

很多人认为,胎教音乐只是让胎儿聆听音乐即可,父母的情绪并不重要,但是其实不然。

父母的情绪可以很好的带动胎儿的情绪,尤其是孕妇,可以将聆听音乐时的心情很好的过渡到胎儿的情绪上,在听音乐的时候,孕妇要带有幸福、快乐的心情,这样可以让胎儿更好的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六、胎教不需要准爸爸的参与

很多人认为胎教只有妈妈参与便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准爸爸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轻轻抚摸孕妇的肚子,使胎儿感受到自己,或者与胎儿说说话,与胎儿进行互动。这样,胎儿尽早的对爸爸有所熟悉,对于以后对爸爸的亲切感大有好处。

七、胎教音乐要放在孕妇肚子上听

很多人都认为,胎教音乐要放在孕妇肚子上,这样可以离宝宝最近,宝宝听得更清楚一些,其实这样是错误的,这样只是强迫胎儿听音乐。在进行音乐胎教的时候,只要是让孕妇置身于音乐的环境中,让胎儿有意无意的听到即可。

胎教音乐不仅可以使宝宝提前熟悉到音乐的世界中,还可以增加亲子互动,同时,可以舒缓孕妇的情绪,是孕期中很好的一种胎教方式。

然而,一定要避免以上提到的七大误区,选择的音乐要根据孕期的不同时间、孕妇及胎儿的喜好而定,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音乐,每日胎教音乐的时间应该固定,不超过两次,并且音量要适中,同时,父母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胎儿的情绪。

胎教也要注意分寸 小心过头反害胎儿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在胎儿出生前对胎儿进行胎教,而胎教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的。其中,音乐胎教与故事胎教成为了胎教的首选。

不过,部分家长在胎教的过程中因为过于用力而陷入了胎教误区,在不知不觉中带给胎儿一些伤害。那么,家长在进行胎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避免强光刺激

在胎教中,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光照让胎儿感知明暗,从而促进胎儿视力的发展。方法是通过手电筒间断性的照射在孕妇的肚子上,从而让胎儿感受到光照。

有的孕妇会担心普通的手电筒的亮度不能完全透过肚皮,于是选择带有强光的手电筒。但是,这种方式却会造成胎儿视力的受损。因此,在进行光照胎教的时候,孕妇应该向医生咨询相关事宜,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 避免高分贝的声音

一些孕妇在进行音乐胎教时会选择强分贝的音乐,认为这类音乐会更加刺激胎儿的听力以及大脑的发育。然而,强分贝的音乐对于成人来说都会破坏耳膜,更何况听力正在发育的胎儿呢?

因此,在进行音乐胎教的时候,切不可用高分贝的声音,也不要将出声口直接对着孕妇的肚子,这样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三、 受到孕妇心情的影响

孕妇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有的时候会变换胎教的类型。今天胎教音乐是温柔抒情的,而明天就有可能进行激烈刺激的音乐胎教。这种相差较多的胎教会造成胎儿情绪的波动,从而带来不安且缺乏安全感的情绪,不利于胎儿健康生长。

四、 过度胎教

有的家长对于胎教的期待过大,希望自己的宝宝通过胎教便成为“小神童”。于是对胎儿进行强度超大的胎教学习。而这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过于频繁的胎教会使得胎儿与大人都疲惫不堪,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家长们在进行胎教的时候要保持平和与客观的心态,不要将胎教“神化”,胎教并不是创造“小天才”、“小神童”的工具。并且在进行胎教的过程中,避免强光与高分贝的声音,也不要总是变化胎教的类型。

家长应进行科学的、适量的进行胎教,不要过度胎教而影响胎儿正常的作息规律,这样不仅不会产生帮助胎儿发育的效果,还会阻碍胎儿的健康,从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