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在胎儿出生前对胎儿进行胎教,而胎教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的。其中,音乐胎教与故事胎教成为了胎教的首选。
不过,部分家长在胎教的过程中因为过于用力而陷入了胎教误区,在不知不觉中带给胎儿一些伤害。那么,家长在进行胎教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 避免强光刺激
在胎教中,有一种方式是利用光照让胎儿感知明暗,从而促进胎儿视力的发展。方法是通过手电筒间断性的照射在孕妇的肚子上,从而让胎儿感受到光照。
有的孕妇会担心普通的手电筒的亮度不能完全透过肚皮,于是选择带有强光的手电筒。但是,这种方式却会造成胎儿视力的受损。因此,在进行光照胎教的时候,孕妇应该向医生咨询相关事宜,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 避免高分贝的声音
一些孕妇在进行音乐胎教时会选择强分贝的音乐,认为这类音乐会更加刺激胎儿的听力以及大脑的发育。然而,强分贝的音乐对于成人来说都会破坏耳膜,更何况听力正在发育的胎儿呢?
因此,在进行音乐胎教的时候,切不可用高分贝的声音,也不要将出声口直接对着孕妇的肚子,这样会对胎儿造成伤害。
三、 受到孕妇心情的影响
孕妇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有的时候会变换胎教的类型。今天胎教音乐是温柔抒情的,而明天就有可能进行激烈刺激的音乐胎教。这种相差较多的胎教会造成胎儿情绪的波动,从而带来不安且缺乏安全感的情绪,不利于胎儿健康生长。
四、 过度胎教
有的家长对于胎教的期待过大,希望自己的宝宝通过胎教便成为“小神童”。于是对胎儿进行强度超大的胎教学习。而这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过于频繁的胎教会使得胎儿与大人都疲惫不堪,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家长们在进行胎教的时候要保持平和与客观的心态,不要将胎教“神化”,胎教并不是创造“小天才”、“小神童”的工具。并且在进行胎教的过程中,避免强光与高分贝的声音,也不要总是变化胎教的类型。
家长应进行科学的、适量的进行胎教,不要过度胎教而影响胎儿正常的作息规律,这样不仅不会产生帮助胎儿发育的效果,还会阻碍胎儿的健康,从而得不偿失。
运动胎教是指孕妇在自身状态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做适量的运动以达到胎教效果的行为。散步则是最佳的孕期胎教运动。运动胎教不仅可以减轻孕妇的早孕痛苦、控制体重、增加顺产的几率,还能帮助胎儿开发智力以及肌肉的运动等。主要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室外进行运动,可以增加孕妇在空气流动的环境活动的时间,并且可以增加阳光照射的时间,这对于孕妇心肺以及补钙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孕妇血液循环,因此可以提供胎儿更多的血液供氧,促进身体及智力的发展。
三、运动时子宫中的羊水波动,可以有效刺激胎儿大脑,使之更加聪明、行动敏捷。
四、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孕妇缓解烦闷情绪,使孕妇保持良好情绪,对胎儿性格的塑造有很大好处。
孕早期最好的运动胎教是散步
孕早期是十分敏感的时期,不能允许稍微剧烈一点的运动,因此散步是不错的选择,缓慢进行散步可以起到运动的效果,又不会因太过激烈而影响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不过,即使是缓慢的散步也需要注意。首先,要选择人少的、洁净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人多拥挤,以及环境脏乱。
其次,需要选择平坦的道路,如果道路崎岖不平,孕妇稍有不慎摔倒就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再次,孕妇应选择舒适的鞋子,高跟鞋肯定不能再穿,高跟鞋的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摔倒或者崴脚。最好选择运动鞋,既舒适又不会感到累。
同时,孕妇应注意散步的速度不要过快,时间不要过长,每次散步要控制在20分钟之内,每日2-3次即可,否则太过劳累会感到身体吃不消,也会造成危险。
胎教是现在的主流,怀孕的准父母,为了让孩子发育的更好,更聪明,都想办法做各种各样的胎教,胎教的历史可谓悠久,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它的历史吧。
在我国云南曾经发现过一个墓碑,上面记载着怀孕时的注意事项等情况,其中怀孕的月数,每个月份需要注意的事项,像器官形成时期的注意事项等方面都与现代的医学研究相当的吻合,虽然有些地方有迷信,但不可忽略,相符的方面还是很多的。
对于下一代,人们都想下一代更健康,更智慧,这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这样就使得每一代人都在积累着育儿方面的经验与知识。
在日本有书本记载着关于胎教的说明: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若想长大成才,就必须在幼儿时期进行教育,甚至是在子宫内就要开始进行教育,妈妈的心情,语言,行为,身体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等等。
可见对生产的想法,每个时代都大同小异。
胎教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低潮,不受到重视,认为不科学,直到1940年时,欧洲对怀孕中妈妈的身心情况与胎儿的关联研究后,又开始被重视起来,直到1960年后,胎教达到了一个高潮期,爱到了人们的重视。
脑部的神经细胞是在胎儿时期制造出来的,一旦制造出来就要用一辈子的,不可逆的,所以胎儿时期相当重要,这也就体现了胎教的作用。
而胎教经历了悠久了历史,经历了各项研究,经验积累, 一代代传承下来,所以做为现代的准父母,我们应该更重视胎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