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父母的准妈妈认为,胎教是准妈妈负责的事情,其他的家庭成员可以忽略或不在意,而在准妈妈怀孕期间很少插手胎教,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胎教并不是怀孕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家庭中的丈夫、爷爷、奶奶,都有责任一起胎教,而不是一味只靠怀孕妈妈。把胎教责任推给怀孕妈妈一个人承担,这样不仅不利于婆媳之前的关系维持,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
家庭中有那么一部分老人家,总是对怀孕中的媳妇百度挑剔,觉得怀孕中的媳妇太懒、不做事,动不动喜欢数落媳妇,意思就就是怀孕后的媳妇太娇气。总是埋怨媳妇不做家务、不上班,这种不良的指责对于孕妇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容易给孕妇中容易烦躁的媳妇更加火上浇油,婆媳之间更容易发生口角,从而使家庭成员矛盾升级和恶化,不利于胎儿的健康。
很多老一辈的老人,孕妈妈的母亲或婆婆,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总是喜欢和怀孕中的媳妇讲当年的自己怀孕时的亲身感受。其中还有不少夸大之词,把她们孕育过程说得如何困难、如何痛苦。都这样挺过来了,那有像现在的年轻人怀个孩子就这么娇气如此之类等,这对于孕妇来说无疑是一种不良刺激,容易使孕妇产生条件反射,导致怀孕期间痛苦又郁闷,影响妊娠和分娩,更容易对胎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很多家庭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特别是老人总是想要个孙子,不要孙女,如果自己的媳妇又刚好怀上了一个女孩子,这无形之中就给孕妇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严重者会造成心理障碍,影响胎儿的发育。
所以说家中的妈妈、爷爷、奶奶、丈夫,在媳妇怀孕期间,不要给孕妈妈灌输分娩如何痛苦的过程,孩子生出来后,培养孩子如何困难等等思想,这样会给孕妇带来的恐惧感。怀孕期间经常出现这种不良情绪,容易对胎儿造成影响,容易生出低体重儿,严重都会使胎儿畸形等。
所以在媳妇怀孕期间,无论是丈夫还是婆婆、妈妈,对孕妈妈一些特殊的怀脾气和过分的行为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加倍关怀,不要随意指责,这无形中会给怀孕妈妈带来压力,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十个月大家互相理解一下,就很容易过去,而且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更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人的情绪好坏,直接决定他的言行举止,所以我们一直提倡每天保证愉快的心情,而准妈妈因为怀有下一代,更要注意情绪方面的调节。因为怀孕后,孕妇体内激素会发生较大的变大,脾气容易变得暴躁、敏感,遇到一些委屈的事更容易落泪。如果怀孕期间经常出现这些不良情绪,会不利于胎教、不利于胎儿的成长,那么怀孕后的准妈妈如何做好情绪胎教工作呢?
怀孕初期是胎儿各器官形成的时间,特别是7~10周期间,准妈妈如果表现不安、紧张,会容易导致自然流产。在怀孕晚期,过度惊吓、恐惧、忧伤或受到刺激,会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容易生出低体重儿。所以说孕妈妈不良情绪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因为胎儿和准妈妈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不良的情绪无形中也会传达给胎儿,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所以为了孕育一个健康、活泼、聪明的宝宝,在怀孕期间要保持心态良好和愉快的情绪,避免悲伤、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到了胎儿2~3个月时是腭骨的发育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孕妇切忌表现过度焦虑、情绪抑郁,这样容易导致胎宝宝唇腭发育畸形,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如果准妈妈在整个孕期都处于悲伤、忧愁、焦虑的状态,或大怒、过喜、惊恐等强烈的刺激,都对胎儿的生长不利。也会造成胎儿出生后情绪不稳定和脾气暴躁。
所以,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胸怀宽广、乐观舒畅的情绪,遇到委屈时多想想美好的事物和胎宝宝的未来,缓解烦恼和忧虑。把居家环境布置得整洁美观、赏心悦目。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挂几幅健康漂亮的娃娃头像,准妈妈每天看看,想象腹中的宝宝也是这样健康、美丽、可爱。外出时多欣赏自然景色或在家时多看看美术作品,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饮食起居要有规律,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锻炼。
经常听听优美的音乐,读读诗歌、童话和科学育儿书刊,这些都是有利于胎儿发育的做法。避免看恐怖、紧张、色情、暴力的电视、电影和有关书籍。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尽量把自己的心情调节好,遇到婆媳关系或夫妻中出现小矛盾,要及时调节和缓解,万事先为胎儿着想,妻子在怀孕期间,准爸爸更要懂得其特殊性,需要给妻子加倍的关怀和照料,让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爱,在无形中又减少了烦恼,变悲为喜。
胎教不当会让孩子变得性格孤僻,这个说法一定让很多胎教过的妈妈毛骨悚然!因为很多中国孕妈妈对胎教的认知主要在音乐方面,很多已经生产后的妈妈会告诫怀孕的同事朋友说“多给宝宝听听音乐,以后会非常乖的。”可是,也许因为这样不完整的信息传递,带来了错误的胎教土壤。但是准妈妈要铭记:错误的音乐胎教会贻误胎儿发育。
1、婴幼儿听音乐频率太高可能导致性格孤僻
如果准妈妈将音乐一打开,便停止了与胎宝宝的交流(如安抚)。本以为这样做可以培养宝宝的情商,智商,可实际上这样缺乏母性关爱的纯音乐胎教,让宝宝渐渐感受不到关爱,失去了咿咿呀呀的机会,丧失了学习语言沟通的条件,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性格孤僻。
2、孕妈妈胎教时不要将传声器紧贴腹部
根据临床实践认为,胎宝宝在孕妈腹中长到4个月大时就有了听力;到6个月时,胎宝宝听力发育接近成人水平。
抓住此阶段胎教可以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发育。可是孕妈妈千万不要为了省事,将传声器放于肚皮上。因为此时胎儿听力器官尚处于发育未完全成熟阶段,太大的声音会给他们的听力带来损伤。
3、立体声音乐对胎儿危害巨大
胎儿的听力正处在发育阶段,各个器官也在快速发育中,对外界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太大的音乐刺激会带来听觉疲惫。有的妈妈给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因为音量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因此,婴儿不宜长时间听节奏明快、优美动听的立体声音乐,更不要让婴儿用耳机听,以防对婴儿听力造成危害。
总结:胎教本来是一件公认的大好事,可是如果因为我们对胎教的无知而给胎儿带来“孤僻”的威胁,那么您还认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家长吗?我们也努力肩负起国民胎教知识普及的任务,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胎教理论,希望大家对胎教有个良好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