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发育到7、8个月时可以自己感受外部的声音,在这之前,胎教会通过孕妈咪的心情来传递给宝宝。微笑是一种很好的胎教,孕妈咪愉悦的情绪可以促使大脑皮层兴奋,可以改善胎盘的供血量,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怀孕前3个月,正是胎儿各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孕妈长期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腹中的胎儿虽然看不见孕妈的微笑表情,但他们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喜怒哀乐。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妈咪每天都要笑一笑。
当孕妈情绪低落时,可以吃些核桃、花生之类的坚果,来帮助调节情绪,预防抑郁症。坚果类食物中不但含有蛋白质和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1、B2、B5和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锌等。因此无论是对孕妈还是胎儿,坚果都是补脑、益智的佳品。
准爸爸也可以进行微笑胎教
怀孕期间,不仅孕妈要常常微笑,准爸爸也要常常微笑。准爸爸的情绪会影响到孕妈妈的情绪。孕妈妈快乐了,这种愉悦的情绪才会传递给腹中的胎儿,因此胎儿才会跟着快乐。
孕妈切忌大悲大怒,更不要吵骂争斗。孕妈妊娠1个多月时,如果受到惊吓、恐惧、忧伤、悲愤等严重刺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流产等不良反应。
在夫妻感情融洽、家庭气氛和谐、心态良好的情况下,受精卵就会“安然舒适”地在子宫内发育成长,生下的孩子就更健康、聪明。
常言道:母子连心。很多时候就算妈咪们不与腹中的宝贝聊天说话,他们也能感受到妈咪的幸福与快乐,准妈咪如果有什么不开心或者难过,宝宝也是能感受到的。但最好是准妈妈多和宝宝进行亲密交流,那应该如何交流呢?大家不妨尝试下面几种方式:
1、多与宝宝说话
女性在怀孕之后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变得话唠起来了,天天都要跟宝宝唠上一阵子,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而多与宝宝说话,多沟通有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有助于孩子出生后的语言及听力发育。
可能宝宝并不知道妈妈在说什么,然而他们十分享受母亲的声音和这种说话的感觉。所以,没事的时候,准妈妈不妨多和孩子说说话,可以向孩子介绍自己和家人,聊聊天气、外面的世界、大自然等。
2、每天讲故事
对于胎儿而言,最好的胎教实际上就是陪他说话,说话又包括给他讲故事。每天坚持给宝宝讲故事,对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育和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有益智的效果。
经常给宝宝讲故事的妈咪,在孩子出生后他们语言学习能力往往更强,掌握语言的速度也往往更快。需要注意的是:准妈咪给孩子讲故事之前要先营造一个温馨合适的环境,而且要有固定的时间段,最好是在夜晚临睡之前,大人需要休息了,这时讲个故事,宝宝也会乖乖入睡。
3、讲笑话
幽默感不是大人独有的,孩子也有,哪怕他们还在妈妈的子宫中。宝宝性格的形成与早期准妈妈的性格和心情关系密切,孕妈若是乐观派,那孩子出生之后性格也乐观,孕妈若是多愁善感派,那孩子出生之后性格也较为内向。
跟宝宝聊天的时候,不妨给他说几个笑话,宝宝也会听得很开心,也有助于他日后乐观性格的形成。有些孕妈总是给宝宝讲要好好读书,要上大学,要学好英语之类的话,使腹中的胎儿还没出生就有了压力,便会影响宝贝的健康成长。
4、其他交流方式
除了语言之外,准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交流方式还有许多,比如摸摸宝贝,用手在腹部轻轻地抚摸,宝宝们很享受这种感觉。还有冥想也是和宝贝沟通交流十分有效的方法,静静地想象他们的可爱模样,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宝宝和妈妈是心灵相通的,他们也能体会到妈妈的感受。
当然,吃东西时轻唤宝贝,散步时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有多美,这些都是准妈妈和腹中宝贝交流的方式。
多与宝宝有亲密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亲子之间的感情,还有利于日后宝宝良好性格的形成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育,所以,孕妈们不要再沉默了,赶快与宝宝进行亲密交流吧!
现在的孕妇以及其家人对于胎儿的教育大多比较注重,但是胎教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在怀孕时做胎教的3个误区要避免。
误区1、音乐胎教并非愈多愈好
因为过多的音乐胎教有可能会干扰到胎儿的听力发育。现在市面上相当多热门“胎教”的课程之中,音乐胎教占了相当多的一部分。
有很多胎教课程就提倡在孕妇怀孕的3个月内,应该每天做音乐胎教,然后每次要做5-12分钟;而当怀孕有6个月之后,每次音乐胎教的时间就要加长到20分钟,而且每天都要进行1-2次。
甚至,对于音箱的摆放位置也有其相应的讲究,说是要在孕妇的1米左右附近,并且还要将扬声器向着腹部,做胎教时的分贝保持在65-75。那么这样的音乐胎教,是否真实有效呢?
所谓的音乐胎也就是是通过音乐等声音对胎儿进行刺激,希望起到对胎儿的生长发育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事实上是否真的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实际意义并不肯定。因为当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之后再传送到胎儿的听觉神经,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种音乐了,胎儿所能感受到的旋律还有节奏都会出现变化。
对于胎儿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声波,而这样一来,反而还会对胎儿起不良影响,让胎儿变得易干扰以及易激惹性。
误区2、拍打胎教不分时间的进行
这样对于胎儿的休息可能会起到不良影响。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习惯于不管什么时间,想到就会对肚子中的宝宝进行拍打,与胎儿进行互动。
而且据说,在胎儿向妈妈的肚子做踢打的动作,也就是胎动的时候,妈妈可以在被踢的部位进行轻轻的拍打与之进行互动,这样的互动每天早晚可以进行两次,而每次的时间大概可以进行三到五分钟,这样做可以让宝宝在出生之后的听说还有语言能力更加的强,对于宝宝的智力发展也有帮助。
但是要注意的是,与胎儿进行这样的互动时要注意时间,不要不分时间地去拍打肚皮,才不会引起胎儿的烦燥,对于胎儿的休息起影响。
误区3、越早进行光照的胎教越好
所谓的光照胎教,就是给胎儿一些相应的光照进行刺激,据说这样有利天胎儿视网膜光感细胞功能的发育,而且在做彩色超声波时,也可以通过观察看到,胎儿在受到光照的刺激之后会做出避光的动作,并且胎儿的心率也会随之而增加。
但是光照并不是越早做越好的,因为胎儿的视网膜一般是在七个月才具有感光的功能,过早的光照胎教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