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们在做产检的时候,都会做B超,B超确实是可以帮助准妈妈们排畸的,但它却不是绝对的,准妈妈们知道吗?还有一些情况是B超检查不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B超的问题,所以孕妈妈们还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一些排畸检查。那哪些是B超查不出来的畸形胎儿呢?
第一、水脑
有许多水脑或水肾的状况,都会到了怀孕后期才逐渐产生。
第二、全盲
胎儿在子宫内因为没有光线的刺激,因此不会睁开眼睛,所以无法诊断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症的状况。
第三、听力
在胎儿5~6个月大时,听力已有发育,但目前没有任何的方式可以得知,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听障的问题。
第四、先天心脏病
心脏的心房中隔(即卵圆孔),以及动静脉导管,都是在出生后才会逐渐关闭,虽然是在出生后便可轻易诊断出的心脏病,却无法在出生前就得知。
第五、肠胃道阻塞
肠胃道的阻塞病变,极少数会出现在怀孕24周之前,因为胎儿在怀孕前期,很少大口的吞进羊水。
第六、肢(指、趾)端异常
像是手脚内翻或外翻、多指(趾)、并指或指节缺失等异常状况,也因为胎儿常处于握拳状态,几乎无法由超音波确切诊断。
第七、侏儒症
有部分的侏儒症状,无法在早期诊断出来。因为胎儿在6~7个月大的时候,就会逐渐停止骨头的发育生长。
第八、先天性代谢异常
绝大部分的生化代谢异常疾病,例如黏多醣症,都要等到宝宝出生进食后,才会逐渐发病。也因此许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谢异常,在产前无法辨认,除非妈妈已生过类似疾病的宝宝。
这些都是“B超排畸所查不到的畸形胎儿”,所以孕妈妈们不能以为做了B超就万事大吉了,孕期的其他相关产检也是非常必要的,它们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所以孕妈们为了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一定要定时产检哟。
在怀孕的时候,很多细节都需要注意,尤其是饮食和运动上,一定要做好准备。
为了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都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产检。而去医院进行产检又会特别浪费时间,而去消耗体力,那么有什么“捷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1、老公找车位,老婆先排队
有适合产检会碰上高峰期,很多医院的停车位就会告急。为了能够利落的结束产检,准妈妈们可以先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去妇科排队,绝对能够省个十来分钟。
2、网上预约,提前15分钟更靠谱
现在很多准妈妈都知道先在网上预约挂号,看好了日子提前一个晚上就可以排上队。当然,预约好了也不要有恃无恐,最好能够比约的时间提前15分钟到医院。
3、赶下午的空档去医院
根据医院的数据调查,每天上午去妇科进行产检的人数是下午的3-4倍。如果说下午来有排队的可能,那上午就会更加苦逼了。当然这样还能够避免一个尴尬,那就是饿着肚子去产检却被告知并不用空腹。
4、带好干粮,随时补给
对于那些需要空腹去产检的日子,准妈妈们要灵活应变,可以把营养丰富的早餐带上,抽完血让老公去排队,这与你就能够享受早餐了。
5、产检一览表,常备无患
整个孕期一共有12次产检,每次的产检项目、注意事项、相隔事项都应该自己准备一份产检表。医生在你做完那些项目之后,就打个勾,这样一来所有项目都一目了然,不节省时间和精力才怪。
相关文章: 第一次产检的注意事项 产检步骤
相信有产检过的准妈妈们都知道,有的时候产检的人特别的多,所以准妈妈最好能够避开这个高峰期,给自己和宝宝一个快乐的产检时间。
孕妈妈们在孕期情绪一般都会比较紧绷,总是担心宝宝是不是健康,导致一些孕妈妈十分热衷于做B超检查,甚至有些孕妇做B超的次数极度频繁,在这里提醒孕妈们做检查是正确的,但是孕妈们也要控制好B超检查的次数。
孕妇做B超检查并非多多益善,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如何正确的去做B超。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点,孕妇不宜过多做B超。
一项调查显示,过多B超检查对胎儿不利的原因,是因为超声波可造成大脑一时性的抑制,同时还能抑制女胎的卵巢发育,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胎儿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孕期做B超最好不超过4次
第一次B超:在怀孕6周后,孕妇除了妇科常规检查之外,应通过B超确定宫内妊娠是否正常,排除宫外孕、双胎、葡萄胎等异常情况。同时孕早期B超检查宜控制在5分钟内。
第二次B超:在孕18-20周再做一次B超,可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大体情况。此时可确定怀的是单胎还是多胎,并可测量胎儿头围等。
第三次B超:时间安排在孕28-30周,此时B超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胎儿组织器官发育情况,查看是否有体表畸形,还能对胎儿的位置及羊水量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四次B超:最后一次是在孕37-40周,此时做B超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胎位、胎儿大小、胎盘成熟程度,有无脐带缠颈等,根据胎儿的头径、骨骼的测量估计胎儿的体重,明确胎儿的胎位,进行临产前的最后评估。
有许多孕妈妈们因为想提前知道宝宝的性别,会做B超来鉴别胎儿性别。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鉴别胎儿性别需要比较长时间照射胎儿的某个部位,这可能会由于B超的热效应而给胎儿带来伤害。所以为了宝宝有健康的身体,孕妈妈们一定要谨记以上的几点,尽量将B超检查的次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