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孕妇都会在胎儿逐渐长大之后为胎儿进行胎教,胎教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以故事胎教、音乐胎教等胎教形式为主。而大部分孕妇并没有真正了解正确胎教的方式,不但没有起到胎教应有的效果,还会对胎儿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那么,现在请大家了解一些胎教的注意事项吧。
胎教的重要性
胎教的作用已经经过专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研究显示正确的胎教确实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家长无需怀疑胎教是否具有意义,并且要重视胎教带有宝宝的有利影响。另外,家长要做好相关的计划,使胎教的作用事半功倍。
注意胎教的时间
在胎儿四个月后便可以进行胎教,因为此时胎儿的听觉已经发育,舒缓的音乐会带给胎儿舒适安静的感觉,胎儿是很喜欢这种感觉的。因此,在进行音乐胎教时,所选择的音乐类型也就尤为重要。
胎教可以分为听觉发育期、视觉发育期以及脑部发育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胎教,并按照所做的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随着胎儿逐渐长大,胎教的难度也需要逐步增加,例如前期胎教的内容是音乐,后期便可以升级为听故事了。
胎教不要过量
一些父母总是希望给予宝宝更多的帮助,于是他们便每日利用大量时间朗诵给胎儿听。这种不论时间、地点的胎教会使胎儿厌烦甚至抵触,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大人与胎儿都会筋疲力尽。使胎教丧失了应有的意义。
同时,在进行胎教时,父母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如果父母的心情是快乐的,讲出的故事会非常生动,胎儿听起来也会很高兴。
但是如果父母的情绪是消极的,或者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那么胎儿也会有所感知,从而失去了享受胎教的乐趣。
并且,孕妇的情绪与胎儿的健康息息相关,严重时还会导致胎儿畸形或者其他方面的疾病。因此,孕妇要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切莫总是发脾气或者焦躁不安。
现在几乎所有家长都十分重视宝宝的教育问题,甚至在宝宝还未出生的时候便开始为他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例如音乐、语言等方面。然而,面对未出生的宝宝,教育方式是与已经出生的宝宝的方式有些不同的。那么,做胎教之前,父母应该准备好哪些方面呢?
一、 充分了解胎教
胎教的作用是对胎儿的多方面发育进行帮助。胎儿虽然还没有真正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是在母体中也会通过母亲或者周围环境感受到很多东西。
父母在进行胎教前应全方位的了解胎教的相关信息,并掌握正确的胎教方法。
二、 父母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胎儿在母体可以完全感受到来自母亲的情绪。因此,在进行胎教时,尤其是母亲,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如果母亲感到心情失落或者沮丧,需要将胎教时间往后推,或者暂停一次胎教,切不可带着不良情绪进行胎教。这样会让胎儿同样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从而影响健康发育。
三、 做好胎教计划
在进行胎教前,父母要做好针对胎教的详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例如,在胎儿三个月时便可以进行音乐胎教,每日根据胎儿的作息规律放一个小时的音乐给胎儿听。要注意音乐的声音不要过大,要选择舒缓明快的乐曲。另外要避开胎儿休息的时间,不要让胎教打乱胎儿的作息规律。
在进行胎教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通过记录了解胎儿对于胎教的反应,可以通过感受胎动来了解胎儿更喜欢哪种类型的胎教形式,从而更好地改善胎教的方式方法,将胎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另外,除了在胎教的过程中,孕妇在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帮助胎儿拥有健康活泼的性格。孕妇不要总是心情抑郁,这样会带给胎儿消极的情绪,长大后会形成自卑及焦虑的性格。
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总是会觉得非常无聊,然后不自觉地就会去听歌,觉得这样也是在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可是音乐胎教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做音乐胎教要选择何种音乐才是对宝宝有所帮助的?
胎教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现在这个阶段,早期教育的概念已由婴幼儿追朔到胎儿时期,非常多的爸爸妈妈都已经开始明白胎教的重要性,胎教方面的书籍及音像资料也已经越来越多了,让很多人觉得非常迷茫。
笔者觉得,胎教作为早期教育的一段重要时期,其施教时间、内容及方式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科学胎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误区一:胎教实施越早越好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展直接影响同时也控制着胎儿心理发展的过程。
脑电科学研究表明,胎儿6、7个月时大脑才会长好,到胎儿8个月时就会慢慢有着和新生儿一模一样的脑电图,大脑皮层区域会逐渐开始拥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指挥胎儿听、嗅、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并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这样就能够开始对胎儿实施相应的有规律的教育。
胎教到底什么时间开始比较好呢?据胎儿研究工作者研究证实,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因此,胎教的最好时间应选在胎儿8个月(孕32周)以后。
误区二:依赖音像资料就可以做好胎教
就像是上面说到的那样,胎儿在怀孕的后期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听觉记忆,但是这个时候胎儿的检测、辨别和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还不是非常强大,因此只能对于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进行初步的感知和信息加工。
关于语言胎教方面,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胎儿早期是非常特别的,胎儿对言语的偏好甚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甚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甚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甚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
误区三:胎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胎教的实施一定要按照自己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是自己想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
胎教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胎教一定要把握好度
要观察了解胎儿的活动规律,最好是能够选择孩子清醒的时候,并且每次不超过10分钟;
2、胎教要有规律性
可以在一天固定的时间里进行胎教,让胎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这样在孩子出生以后还可以继续进行,也可以为孩子其他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胎教要有情感交融
在进行胎教的时候,准妈妈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与胎儿共同体验,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接受胎教,不但对于胎儿非常有帮助,对于母亲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还能够建立起最初的亲子关系。
总之,胎教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也能够培养孩子和母亲的关系。
现在常推广的“胎教”方法,都是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而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科学结论,因此准妈妈不能盲目地相信和遵循这些“胎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