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最好奇的就是宝宝的性别了,看过许多流传的预测方法,爸爸妈妈都不采纳,偏偏对b超看胎儿性别很有兴趣,认为b超是一种科学的产前检查方法,预测出的结果一定特别准确。然而,很多妈妈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答案,直到最后生产时,才发现搞错了,心理受到很大波动。
您知道吗,在中国大陆,准妈妈怀孕的任何阶段,非医学原因的胎儿性别鉴定是被明令禁止的。您一定好奇,揣测自己宝宝的性别是人之常情,为什么会被禁止呢?就让我们帮您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在您怀孕20周左右,男孩和女孩的差别已经很明显了。B超检查很容易就能看出胎儿性别,当然前提是,给你做B超的医师能看到关键部位,如果你的宝宝周围包裹着足够的羊水,而且他的脚也没有别在两条腿中间,那么孕晚期的B超通常能鉴别出胎儿的性别。
然而,心急的父母等不到孕晚期在掌握孩子的性别,在较早的孕周,就希望能通过B超检查鉴定胎儿性别。其实,在胎儿发育的最初阶段,男孩和女孩看起来是一样的,所有的胚胎生殖器处都有一个小芽或小的隆起。只有从你怀孕11周左右开始,所有胎儿的生殖器部位都有个突出,不同性别的胎儿外表上才开始显现出差异。如果你怀的是男孩,在你怀孕7周左右,胎儿就会开始分泌睾丸素,刺激生殖器处的小芽发育,形成阴茎和阴囊,这个突出往往是伸向上方,和脊柱之间的夹角大于30°。如果你怀的是女孩,这个生殖器处的小芽突出方向会显得水平一些,和脊柱之间的夹角小于30°,发育成阴蒂和阴唇。
而一切的B超检查,必要的原则,就是胎儿的位置必须是背朝下、脸朝上。怀孕早期通过B超准确鉴定胎儿性别的可能性不大,B超医师也很难等到你的宝宝转到合适的位置。。怀孕早期的B超鉴定胎儿性别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早些年的研究显示,怀孕11周时,在胎儿位置适合B超医师观察的条件下,经验丰富的B超医师使用最先进的B超扫描仪器,鉴定胎儿性别的准确率是70%,而怀孕12周时的准确率略高于90%。近年来,B超鉴定胎儿性别的准确率只有46%,怀孕13周时,你的宝宝就能够蜷起身子,做各种高难度动作。要B超医师找到合适的角度,准确率也只有80%。
胎儿的性别是在你受孕的时候,就已经由基因决定了的,b超看胎儿性别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尤其是在准妈妈怀孕早期的时候,男孩女孩的形态几乎相近,根本不能通过b超来看准性别,我们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急于一时,对宝宝的性别不要太在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态来迎接宝宝。
正常的孕妇妊娠,分娩都不成问题,但是对于心脏功能有问题的女性来讲这就是一大难题了,由于女性在妊娠期间,身体各个器官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以适应怀孕后的身体机能。当然心脏和心血管也不例外。而且尤其对心脏是个考验,心脏功能有问题的妇女对妊娠要慎重。
因为妊娠和分娩会对心脏压力增大,心脏负担加重,所以在先期,心脏功能本来就已经临界的女性来讲再次施压恐怕难以承受,则往往在妊娠的晚期、分娩期或产后,因不胜胎儿负担而出现气急、唇色发紫等心力衰竭的症状。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就有生命危险,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心脏病还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某医院妇产科统计,近10年来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心脏病占第二位。所以,有心脏病的妇女必须慎重对待生育问题。
能不能怀孕,能不能生产,关键不是在于是否患有心脏病,而是在于平时的心脏功能,有些人换了心脏病之后的状态也比一些心脏功能弱的人承受能力要强。所以对患心脏病妇女的生育问题应当怎样考虑呢?据统计,患心脏病的孕妇中以风湿性的最多,其次为先天性的、贫血性、高血压性的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要根据发病的原因和平时的状态做一个切实的判断。
根据心脏病对体力活动的影响,一般将患者的心脏功能分为四级:
Ⅰ级病人能胜任一般体力活动,如走路、洗衣、做饭等。
Ⅱ级指能从事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如进行日常体力活动时有心跳加速、气短和疲劳感。
Ⅲ级指从事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稍微活动即感心跳气短,但安静休息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Ⅳ级指在安静休息时也有心跳、气短症状,睡觉时躺不平,必须垫高枕头或半卧位,肝脏肿大和下肢浮肿等。
心功能属于Ⅰ级、Ⅱ级的妇女可以生孩子。属于Ⅲ级和Ⅳ级的妇女,原则上不可以生孩子。妇女无论患哪一种心脏病,决定怀孕之前或发现已经怀孕,都应立即找产科医生或内科医生进行检查,以确定心脏功能情况,分析它能否经受住妊娠和分娩增加的负担。
心脏确实有问题的则应当尽量避免生育,如果病情较轻允许怀孕的话也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定期检查。因为怀孕后的身体变化很大,总会有一些列的适应性反应。各种反应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心脏和心血管的压力。如果确实变化出乎意料则还要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流产或者继续妊娠。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5岁左右,在35岁以后就称之为高龄产妇。怀孕就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专家建议准备怀孕的夫妇双方,应该在孕前做一些检查。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等到一切都如计划中完美时,似乎又离孕育的“最佳条件”越来越远。一起来看看专家的告诫:高龄产妇孕前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生殖力会逐渐减低,跨入35高龄再选择怀孕,女性受孕机会变小,且自然流产率增加。有数据显示,25到30岁女子的流产率为15%,而40岁以后则高达40%。此时,优质的卵子相对减少,同时由于输卵管的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子宫肌瘤使精子和卵子相聚的道路不通畅,受精卵“居住”的“房屋”质量下降,而造成不孕、流产、宫外孕的机会增多。
如果计划35岁以后怀孕,女性必须先考虑自己的生育能力。如果父母生育的进程不顺利、幼年时患有过结核病或其他较严重的疾病,且现在月经时间过长或过短、子宫或附件有包块、丈夫身体状况不很好时,最好不要将生育年龄放在35岁以后。
造成流产的常见因素排除环境因素外,不外乎遗传因素、生殖器官畸形或疾病、感染、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因此建议,30岁以后准备当妈妈,最好能够做做下面的检查:
遗传方面:可抽血检查染色体、血型、基因分析;
感染方面:须做白带和血液检查,以排除滴虫、霉菌,HPV:支原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
内分泌方面:可抽血查甲状腺功能、血糖、性激素检查;
免疫方面:可抽血查抗精子抗体、抗卵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狼疮因子等:
生殖器方面:可以做B超了解子宫体、子宫颈、卵巢、输卵管的情况;
环境方面:可做微量元素检测或对有异味的环境进行检测。
在准备怀孕的头3个月开始口服叶酸片,每天0.4毫克,远离茶、酒、烟、咖啡等,并坚持每天适当的锻炼,同时也要请丈夫一起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确保精子的质量。
高龄产妇的怀孕需要更多的注意。如果你已经是高龄产妇,必须在孕前做好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工作。怀孕之前做一次全身体检。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身体隐藏的疾病,并先行治疗,以免怀孕之后造成危险;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怀孕其间可能产生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