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摸胎教旨在于宝宝与妈妈之间最简单的交流,传递着母亲对孩子的期望与温情。与拍打胎教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许多妈妈进行抚摸胎教毫无方法可言,只是一味的乱摸肚皮,这种情况容易引起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等问题,所以我们在下面告诉家长一些基本方法。
来回抚摸法一般应用在怀孕3个月以后可以进行一些来回抚摸的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在腹部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用手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来回抚摸。心里可想象你双手真的爱抚在可爱的小宝宝身上,有一种喜悦和幸福感,深情地默想:“小宝宝,妈妈真爱你”“小宝宝真舒畅”等。抚摸时动作宜轻,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5分钟。
触压拍打法一般应用在妈妈怀孕4个月以后,在抚摸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轻轻地触压拍打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平卧,放松腹部,先用手在腹部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来回抚摸,并用手指轻轻按下再抬起,然后轻轻做一些按压和拍打动作,给胎儿以触觉刺激。一般坚持几个星期后胎儿会有所反应,如身体轻轻蠕动、手脚转动等。要注意的是开始时每次5分钟,等做出反应后,每次5~10分钟。在按压拍打胎儿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准妈妈还应注意胎儿的反应,如果感觉到胎儿用力挣扎或蹬腿,表明他不喜欢,应立即停止。
推动散步法适用于怀孕6、7个月后,就可以增加推动散步的练习。
具体做法:准妈妈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轻轻地来回抚摸、按压、拍打腹部,同时也可用手轻轻地推动胎儿,让胎儿在宫内“散散步、做做操”。这种练习比较有难度,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用力不当引起的效果不佳或者腹痛。严重的话可能还会早产,与拍打的方法类似,就是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如何。并且在运用的时间上也与拍打法有着相同点,就是在妊娠期的前三个月和后一个月不宜进行。
有人会问,哪一种胎教才是最好的胎教呢。答案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种胎教,其效果非常显著,被专家称为最佳胎教法,那就是微笑胎教。其实微笑并不直接作用于胎教,而是,微笑引起的心理状态。在引发微笑的同时作用于胎教。妈妈微笑就表示孩子将会受到有利激素的刺激。
微笑也是一种胎教方法
孕妇愉悦的心情可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使孕妇血压、脉搏、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均处于相互平稳、相互协调状态,有利于孕妇身心健康,改善胎盘供血量,促进腹中胎儿健康发育。因此,微笑也是给予宝宝的一种胎教。
良好的心态,融洽的感情,是孕妇达到优孕、优生的重要因素,在夫妻感情融洽、家庭气氛和谐、心态良好的情况下,受精卵就会“安然舒适”地在子宫内发育成长,生下的孩子就更健康、聪慧。
怀孕期,孕妇天天都要保持着微笑。尽管腹中的胎儿虽然看不见准妈妈的微笑表情,但他们可以感受到妈妈的喜怒哀乐。怀孕前3个月,正是胎儿各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如孕妇长期情绪波动,就可能造成胎儿畸形。
孕妇情绪低落时,吃些坚果可以起到调节情绪,预防抑郁症,比如核桃,花生。坚果类食物中不但含有蛋白质和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e及钙、磷、铁、锌等。因此无论是对孕妇,还是对胎儿,坚果都是补脑、益智的佳品。
准爸爸也可以进行微笑胎教
准爸爸的微笑也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育,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孩子,但是通过影响准妈妈的情绪,来传递给胎儿。胎儿接手之后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起到积极作用。这里还是要提醒准妈妈,切忌大喜大悲,好事也不可乐极,这样才能让受精卵安然的成长。
怀孕到9个月的时候,孩子听力系统已经发展完善,这时候的胎教重点应当转移到音乐胎教上了。通过音乐胎教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家长也不用因为进行过多的胎教行为而辛苦了。开发大脑,尽早开发音乐潜能培养良好性格,都能够通过音乐胎教实现。
无论是休息还是做家务时,孕妈妈都可以打开音乐,每天多次欣赏音乐名曲,如《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雨打芭蕉》等,使自己处于优雅的音乐环境中。在听的过程中,可随着音乐的起伏,时而浮想翩翩,时而沉浸在一江春水的妙境,时而徜徉在芭蕉绿雨的幽谷,如醉如痴,遐想悠悠。
孕妈妈还可以每天哼唱几首曲子,最好选择抒情歌曲轻歌,也可唱些“小宝宝,快睡觉”之类的摇篮曲,唱的时候要保持心情舒畅,富于感情,如同宝宝就在面前,可以充分把心底的愉悦传递给胎宝宝。经常聆听父母的歌声,会使胎宝宝精神安定,母与子心音谐振,为出生后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谨防音乐变噪声
孕妈妈在保证充足营养与休息的条件下,对胎儿实施定期定时的声音刺激,可促进胎儿的感觉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更快地发育,但是不适当的音乐会带来负面影响。
胎儿内耳一部分的耳蜗从孕妈妈怀孕第20周起开始发育,其成熟过程在婴儿出生后30多天内仍在继续进行。由于胎儿的耳蜗正处于发育阶段,极易遭受噪声损害,对2000赫兹以上的高音尤为敏感,所以胎教磁带中若出现2000赫兹以上高音时,有可能损害胎儿的听力。而且一些悲壮、激烈、亢奋的乐段会影响胎宝宝的正常发育。因此选择胎教音乐时一定要注意频响范围,不要让胎教音乐变成噪声。
孩子在肚子中的时候,还分不清音乐与语言之类的区别。他会发所有的声音混为一谈,这并不是坏事。可以让胎儿先学习一种,出生后能更快地适应更多的声音,做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