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缺钙应该怎么办?

在怀孕的时候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腿抽筋的情况,大部分准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了。腿抽筋难道就意味着缺钙吗?答案是不一定,缺钙可能会造成抽搐,但抽搐就不一定都是缺钙造成的,造成抽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镁、缺钾等。

准妈妈如果在正常摄入钙的情况下还出现腿抽筋的情况,这就代表着腿抽搐的情况不是缺钙造成的。准妈妈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腿抽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孕期缺钙有哪些表现?

腿抽筋:通常情况下在怀孕5个月左右时出现,而且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夜间。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的准妈妈虽然体内缺钙,可是却没有发生腿抽搐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准妈妈忽视补钙。

牙齿松动: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主要元素,身体缺钙的话会导致牙齿珐琅质发育异常,抗龋能力降低,硬组织结构疏松,要是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牙齿松动,那么就代表着体内或许缺钙了。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是相关联的,要是准妈妈发现自己得了妊娠期高血压,那么就要好好注意下自己是不是缺钙了。

关节、骨盆疼痛:要是体内钙含量不足的话,为了保证血液中的钙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准妈妈骨骼中的钙会大量释放出来,因此就会造成关节、骨盆疼痛。

孕期缺钙有哪些危害?

因为胎儿发育和骨骼形成所需要的钙都是准妈妈提供的,因此在怀孕阶段,准妈妈消耗的钙量要比普通人大很多,所以在怀孕的时候,准妈妈千万要摄入足够的钙,这样才能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要是在怀孕时出现轻度缺钙的情况,可以调动母体骨骼中的钙盐,来保持血钙的正常浓度;要是本身就缺钙严重,或许会造成肌肉痉挛,形成小腿抽筋以及手足抽搐,有时候还会造成准妈妈骨质疏松,造成骨软化症;如果准妈妈缺钙严重的话,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所以,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要是通过饮食无法满足体内的钙需求,就要额外补充钙剂。

饮食补钙注意营养均衡

补钙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食物种类、均衡饮食结构,第二步才是选择补充钙剂。通过日常的饮食每天可以为身体提供钙质400-500mg,怀孕的时候要做到膳食均衡,平时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像是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绿叶蔬菜等。

在怀孕的时候准妈妈最好能够多出去运动,经常晒太阳,让体内自身合成维生素D,这样才能够促进钙的吸收。

喝骨头汤补钙不如喝牛奶

许多人觉得补钙要多喝骨头汤,所以为了补钙,很多准妈妈每顿饭都要喝骨头汤。但事实上,喝骨头汤补钙,补钙的效果是非常微弱的,原因在于骨头汤里面钙含量很低,只有20mg/1000ml,而牛奶中100ml的牛奶约含钙100mg。所以,要是想要补钙的话,还是多喝牛奶比较好。

补充钙剂宜选碳酸钙

要是通过日常饮食无法满足体内钙的需求量,那么就要额外补充钙剂。碳酸钙的吸收率比较高,利用率比较好,所以准妈妈可以服用碳酸钙制剂。在吃钙片的时候,可以选择剂量小的钙片,然后分成几次食用,这样能够促进钙的吸收。

另外,不要觉得钙片能补钙就吃很多钙片,大量的钙摄入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像是铁和锌,所以,补钙一定要适量。

准妈妈在孕期一定要重视补钙这回事哦。不要等到腿抽筋了再补,这时候就已经有些晚了。

怀孕时容易出现哪些疾病?

很多人都说女性是十个月的皇后,在怀孕的时候全家人都围着你转,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准妈妈在怀孕的整个过程里面也会感受到别人无法体会的痛苦。因为在整整十个月的怀孕过程里面,会有非常多的辛苦和未知的考验,比如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之前不会得的疾病就非常容易盯上准妈妈。

贫血

怀孕开始时如果身体里面没有储存充足的铁,来满足身体对铁需要量的增加,那么很多的准妈妈在怀孕后期就会出现贫血症状。按照规定,准妈妈每日铁的供给量为28毫克,所以要是想要自己身体健康一点的话,准妈妈最好是多吃含铁及叶酸丰富的食品。

膳食中的铁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动物肝脏、动物的血、畜禽肉类、鱼类里面获得的,特别是红色瘦肉、绿色蔬菜,多吃这些食物的话能够让人获得充足的叶酸。可是植物不利于铁的吸收,所以植物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铁。

黑木耳、苋菜、菠菜等含铁较高,在怀孕的时候可以多吃一点,作为铁质的补充。

感冒

怀孕后,孕妈妈的抵抗力较低,很容易感冒。所以怀孕后更要积极预防。要是感觉到自己感冒了,要先辨别一下自己是普通型的小感冒,还是病毒性的流行性感冒。

要是简单的小感冒,最好是采用物理治疗的方式,例如:平时多喝白开水、保持睡眠充足、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同时注意不要让自己再着凉了。

可是如果判断出来准妈妈患的是流行性感冒,同时还出现了发烧等现象,那么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然后让医生来对自己做出治疗方案,根据准妈妈的症状作一些特殊处理,防止宝宝因为药物受到影响。

便秘

便秘是怀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病症。准妈妈要是在怀孕的时候发生便秘的情况,最好的改善方法是改变自己每天的饮食习惯,而不是马上去找药来解决。首先睡眠一定是要充足的,然后也可以简单做一些体育运动。

多摄取纤维素食品,比如糙米、麦芽、全麦面包、酸奶,还有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准妈妈要经常喝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让大便在体内停留太久。

最好是食用一些含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的食物或药物等治疗,让肠道能够更加通畅,促进肠蠕动,这样也不会伤害到宝宝。

皮肤过敏痒

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出现皮肤过敏是正常的妊娠反应。因为怀孕后,人体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准妈妈不定时地会有过敏性皮肤炎症,造成皮肤瘙痒。

因此如果不想皮肤瘙痒的出现,准妈妈最好是穿一些宽松、纯棉的衣服,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进食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海鲜等过敏源食物也要留心。

妊娠期糖尿病

据国内资料显示,有糖尿病的准妈妈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

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一般情况下都没有好好地注意饮食情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准妈妈一定要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同时最好是在24~28周时到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

尤其是准妈妈的长辈当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或者是怀孕的时候年龄偏大或肥胖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有了宝宝之后最好是早一点接受糖尿病的筛查,以便及早诊断。

怀孕时怎样使用消炎药?

“消炎药”其实专业的名词叫做抗生素。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要怎么样正确使用抗生素,这是大家一定要知道的问题。

准妈妈使用抗生素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可用,对宝宝没有伤害或只有一点点伤害,可以忽略不计;其次是慎用,对宝宝有损害,但是用一点点时间、小剂量是可以的;第三种是禁用,对宝宝损害严重,千万不可以使用。接下来就针对常用抗生素跟大家讲解一下。

一、可用的

首选青霉素,青霉素对人类毒性很小。一般的青霉素有氨苄透露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先锋霉素等)也归在青霉素一类。

二、慎用的

氨基甙类药物具体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这些药物会对宝宝肾功能还有听力有伤害,所以不要轻易使用。如果一定要服用的话,应小剂量、短疗程使用。

三、禁用的

1、氯霉素

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经肾脏排出,宝宝体内的肝内酶系统还发育的不是很好,肾脏排泄能力差,要是使用氯霉素,就很有可能会得“灰婴综合症”,对于造血系统是有严重的损伤的,会让宝宝产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所以千万不能使用。

2、四环素

是典型的致畸药,在刚刚怀孕的时候它与钙盐结合,然后就阻止钙盐进入软骨和骨骼,缺钙之后就会让宝宝的四肢发育不良甚至造成畸形;孕中期对于宝宝的骨骼生长会有抑制作用;孕晚期会造成乳齿及骨骼四环素沉积而呈黄色,同时准妈妈的肝脂肪变性,所以千万不能使用。

3、硝唑(又叫灭滴灵)

因其对宝宝有致畸作用,所以千万不能使用。

4、碘胺类药

像是复方新诺明(英文代号SMZ)会进入宝宝身体里面,和宝宝血中的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有很大的可能性会造成宝宝核黄疸,所以千万不能使用。

同时,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因会导致宝宝畸形,所以千万不能使用。准妈妈能不能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现在还没有可定的结论。

所以,准妈妈如果一定要用抗生素,那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也不能因为害怕对宝宝有影响就不治病了,在用的时候一定要知道用药时期、剂量及给药途径,切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