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宝宝听胎教音乐不当

听胎教音乐是根据胎宝宝从3、4个月的时候便具备听力特点而产生的胎教方法。胎儿在六个月的时候听力发育接近成人,胎教的内容和幅度也可以丰富一些。因为这个时候对胎宝宝的听力进行刺激是对其听力发展有好处。早些时候用到的器官,可以防止退化。

所以胎教肯定是对宝宝有好处的,当然排除一些家长在胎教上方法有误。例如许多孕妇进行音乐或者声音胎教时,是直接把录音机放在肚皮上,这是不正确的,甚至会伤害胎儿的听力,4~6个月胎儿的耳蜗虽说发育趋于成熟,但内耳基底膜上面的短纤维极为娇嫩,当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很容易遭到损伤。

大多数父母以为让宝宝长期听音乐,一方面可以安抚宝宝,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宝宝温和的个性。但胎宝宝如果常听音乐,却可能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还会丧失学习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婴儿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不能每天长时间给婴儿听音乐,否则,会丧失学习语言的环境,久之,就会失去学习语言及说话的能力,反而养成沉默孤僻的个性,立体声音乐危害更大。

胎宝宝的听觉器官正处在发育阶段,鼓膜、中耳听骨以及内耳听觉细胞都很脆弱,对声波的敏感性很强,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尤其是婴儿带上立体声耳机收听音乐,由于音量较大、耳机闭塞外耳道口,立体声音乐进入耳道内没有丝毫的缓和与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幼嫩的听觉器官。

调查发现,经常听立体声耳机的孩子,越小受到的伤害越大,听觉器官损害严重。因此孩子不仅不能听节奏明快的声音,而且还不能让孩子用立体声耳机听。不然轻则孩子将来的听力受损,所能听到的音域减小。重则整个听力系统都有问题,造成永久性损害。

父母亲如何选择跟胎儿的对话内容

准爸爸或者准妈妈温柔的声音,可以促进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也能够丰富胎儿辨别声音的经验。但要注意在语言胎教的时候要尽量保持环境上的良好。胎儿虽然在肚子中不能直接感受到外部环境,但是却能够通过母亲的感受获得感知。胎教的重点就是让胎儿在舒适安定的环境下顺利的学习。

到底准妈妈和准爸爸可以跟胎儿说些什么呢?

说话的内容没有太多限制,越是日常用语越好,简单,易学,易用,不用担心孩子听不懂,所谓开卷有益。从现代胎教学的研究可知,在怀孕十六周时胎儿就有触觉、味觉、嗅觉;十八周时,胎儿就有视觉、听觉;二十六周时,胎儿就有潜意识、意识与人格;在三十周时,胎儿就有学习、记忆与作梦的能力;到三十六周,胎儿的大脑皮质也发育完全。

由此可知,胎儿是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学习力的。听没听懂,学没学会,都没关系。听了就是好的。不仅外界人、事、物可能在胎儿脑中留下潜在印象,母亲的行为与心理对胎儿更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胎儿早在母亲腹中就已经开始学习了。

母亲可以唱歌给宝宝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说给宝宝听,让它能参与您的生活,感觉您的感受。甚至可以朗读一些温馨有趣的故事,教导一些大自然的事物和社会上的知识。同时,当您在进行“子宫对话”时,教导不同的事物最好能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说明。母亲的用心腹中胎儿可是感受得到的喔!

虽然您费心进行的胎教,在将来孩子身上短期内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其作用是相当深远的,是属于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只要是花了心思就一定不会白费。受过胎教的孩子经常会比别的孩子先获得成功。所以孕期做胎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准爸爸也应该进行情绪胎教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胎儿受到父亲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候甚至超过母亲。体现在情绪胎教中,就是准爸爸通过对准妈妈的良好影响,跨越式的对胎儿产生良好刺激。

那么准爸爸该如何做才能够让准妈妈保持良好心态,进而影响胎儿呢?来看看情绪胎教准爸爸应当做到的四项工作:

1、当好“后勤部长”

怀孕后,妻子一个人要负担两个人的营养及生活,非常劳累。如果营养不足或食欲不佳,不仅使妻子体力不支,而且严重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因为,胎宝宝智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有2/3是在胚胎期形成的。所以丈夫要关心妻子孕期的营养问题,尽心尽力当好妻子和胎儿的“后勤部长”。

2、风趣幽默处事

妻子由于妊娠后体内激素分泌变化大,产生种种令人不适的妊娠反应,情绪不太稳定,因此,特别需要向丈夫倾诉。这时,丈夫要用风趣的语言以及幽默的笑话宽慰和开导妻子,这是稳定妻子情绪的良方。丈夫对妻子的体贴与关心,准爸爸对胎儿的抚摸与“交谈”,都是生动有效的情绪胎教。

3、丰富生活情趣

早晨陪妻子一起到环境清新的公园、树林或田野中去散步,做做早操,嘱咐妻子白天晒晒太阳。妻子感到丈夫温馨的体贴,心情舒畅惬意,对胎儿的发育也有好处。

总而言之,就是在胎教的时候丈夫应当以妻子为中心,比平时要更多关爱,更多关心,不要让妻子有任何形式的担心。并且避免妻子受到刺激,产生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要时刻注意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的帮助妻子做好胎教以及生产等准备工作。